close

70公頃綠地變住宅 惹議

2017年12月02日

稱提高開發動機 專家:要因地制宜
【洪子恩╱台中報導】各部會首長近年皆大力提倡「宜居城市」,但至今不只是全台空氣紫爆,呈現「紅害」,連城市之肺的公園綠地都將被犧牲!台中市政府近期進行「公共設施用地專案通盤檢討」案,一口氣將多達70公頃的計劃綠地變更成住宅區,其中很多是精華區內的千坪大公園,引起不少民眾反彈。

 

 

台中市區近期有不少大型公園,預定地被解編變成住宅區(紅框內)。陳恒芳攝

 

台灣都市有許多公共設施計劃,如道路、公園、文教用地等,很多只停在規劃階段,因土地是私人擁有,導致產權太複雜、時機未成熟,或政府財力困窘,而未即刻徵收開發,導致不少持有數十年的地主也不得擅自使用,本次檢討背景,源自2015年內政部計劃將全台2.5萬公頃未徵收的公設地解編,還地於民,並解除財政壓力。 

僅地主接到通知

台中市都發局在這次通盤檢討解編470公頃的公設保留地,把許多用不到的文教、機關用地變成住宅區,以提高地主參與開發的動機,扣除分還給原地主的土地,最後共有140公頃公設地可以「化規劃為實際」,看似一切都皆大歡喜,但其中居然有70公頃公園預定地悄悄被變更成住宅區,只有地主接到市府通知。 

 

官員稱綠地增加

「計劃綠地確實是減少,不過實質的綠地是增加的」,台中市都發局城鄉計劃科強調,以計劃人口130萬的台中市主要計劃區來看,解編後「實質的」人均綠地面積從4.51平方米成長到4.61平方米,「若不以此方式做,真正可用的綠地,民眾恐怕等10~20年還等不到。」
雖因這次解編讓不少公園綠地可化為實際,但弔詭的是,這些公園面積多低於0.3公頃,還有不少是不到0.1公頃的極小型綠地,而原計劃中公園變更成的住宅區,愈是精華區的面積就愈大,有的甚至近3公頃,幾乎等於1個「秋紅谷生態公園」大小。 

各界仍可提意見

至於公園變更成住宅區的理由,多為「附近已有某公園」、「某學校可供開放空間使用」,難以服眾,執業建築師黃金豐批評,「綠地變成建地是不可逆的現象,並非不可變更,但是要因地制宜,尤其舊台中市人均綠地已低到2.2平方米,還要再減數公頃,無論社會性、公益性、必要性都欠缺。」
台中市都發局對此回應,現在計劃已送都委會審理,各界民眾還可提出意見,「但這些意見與公園地主本身的意願,一定會相牴觸。」 

 
資料來源:蘋果日報

點這裡,圖片

文章標籤
 
 
 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綠地變住宅
    全站熱搜

    e購屋 阿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